春节过后,尿素开启了涨价模式,虽然涨价幅度并不大,但这轮涨价对后期的行情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去年12月中旬发生了气荒,气头尿素企业基本停产,尿素趁机掀起了一轮涨价风暴,一个月之内涨幅近每吨400元。在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化肥保供的一系列措施后,价格回调了涨幅的三分之一。自此之后,尿素就陷入了市场普遍看好,但价格就是不涨的怪圈。归纳原因,一是怕政策打压,二是市场恐高,三是怕复产,四是怕进口,五是刚性需求不足,甚至还有农产品价格低迷的考量,使得经销商不敢储备。 笔者分析市场喜欢把数据链、产业链和证据链结合到一起互相验证,以确保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笔者近日分析了2018年上半年尿素的供求形势,从数据链的角度判断,增产、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都很难弥补上半年尿素供应的缺口,而这轮尿素的涨价,为笔者之前的分析判断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撑。 本轮涨价的基本事实如下:本轮率先涨价的区域是山东、河北和河南,涨价的原因是小麦追肥的农业需求,工业需求尚未启动。众所周知,山东、河南、河北是尿素产能大省,而追肥仅是小区域市场需求,用量也不大。由于高氮肥做小麦基肥,使得追肥用量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涨价的时间能持续近10天,一是反映了产能大省的尿素是现产现用,连追肥都保证不了;二是说明社会库存严重偏低,缺少了缓冲的作用(假如网络尿素库存大,经销商就会率先清库,工厂价格必然很难上涨);三是说明高价对需求...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2
浏览次数:31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化肥(折100%)产量从2016年的7128.6万吨降至2017年的6184.3万吨,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这个数值让行业意识到:来自产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正在协同发力,推动中国农业、农资行业向绿色转型。《化学肥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制订完成,企业必须顺应趋势不可迟疑。 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零增长、污染物排放门槛大幅提升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在推动转型的进程。 此前,国家提出的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是推动化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力量。化肥行业意识到:必须在配方更科学、施用更精准、提高利用率等方面发力。 而从前年开始的化肥产量降低,是环保监管加强的直接结果,污染物排放门槛在不断地提高。从3月1日起,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简称“2+26”城市)的部分行业及锅炉新建项目等,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执行行业范围增加了炼焦、水泥、有色、化工,污染物项目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其他污染物。 对于农资行业来说,不仅大气污染物有特别排放限值,“十三五”期间还将有废水、固体排放物等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清单,2017~2019年将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工程技...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2
浏览次数:215
春节后尿素企业开工率明显上升,产量迅速增加。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2018年2月22日,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56.3%,较春节前提高10.3%,日产量增加了2.5万吨。其中,煤头企业开工率65.6%,较上周提高8.9%;气头尿素开工率27.7%,较节前提高13.9%。 尿素开工率回升,主要得益于气头尿素恢复生产。自去年冬季以来,天然气供应格外紧张,工业用气为民用气让路,气头尿素装置大面积停产。2月上旬,全国气头尿素开工率仅为16.5%,同比下降28.1%,如此低的开工率,为历史所罕见。春节期间气温回升,天然气供应有所缓解;加之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将化肥用气作为优先供应对象,放在其他工业用气前面,四川、云南、重庆、河南等地部分气头尿素装置逐步恢复生产。据悉,河南中原大化尿素装置已经出货,日产增加1700吨;四川泸天化装置出货,日产增加2300吨;四川达州玖源化工装置出货,日产增加1100吨;重庆建峰尿素装置出货,日产增加4000吨。 另外,煤头尿素装置开工率也有所上升。河北阳煤正元沧州装置开车,日产增加2300吨;山东鲁西化工尿素装置继续增产,目前日产量达到2300吨;河南心连心210万吨尿素装置满负荷生产,日产量6600吨。 尽管节后尿素开工率较节前大幅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仍然是下降的。目前国内尿素日产量...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1
浏览次数:44
春节假期结束,在局部地区农需拉动下,国内尿素出厂价开启小幅上涨行情;而利空消息也随之而来,工业需求不佳、气头开工率明显提升等。 多空博弈状态依然存在,此波上涨行情能否持续呢? 首先,应重点关注国内尿素开工率情况。自2月中旬以来,国内尿素开工率持续上扬,天然气供应量增加和煤头企业合成氨转回尿素生产贡献大。数据显示,2月24日国内尿素日产量13.57万吨,开工率53.81%,较2月10日增加1.66万吨,开工率提高6.58%。 气头尿素方面,自2月11日以来,云天化、建峰、泸天化、玖源和中原大化等装置相继开车,日产量增加1.13万吨左右,预计2月底气头尿素日产量有望再增加1万吨左右。 煤头尿素方面,部分合成氨、甲醇装置转回尿素生产,少数尿素工厂装置检修结束,煤头尿素产量有所提升,包括黄骅正元、新沂恒盛、鲁西化工和河南心连心等企业的尿素产量提升。 其次,局部地区农业需求启动。安徽及江苏北部等地尚有小麦冬腊肥需求,尽管成交并不活跃,但下游陆续接货;3月中旬前后,山东、河北及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将施用小麦返青肥。目前多地尿素社会库存低于往年同期,农业需求启动必然会拉动局部市场行情向好。不过,需求周期也将受到天气及施肥习惯等因素的影响。3月份后,北方小麦主产区尿素市场需求形势将有所好转,一旦降水充足,需求将集中释放。 再次,国内尿素工业需求仍较微弱,3月份后将逐步恢复。胶合板厂目前基本...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1
浏览次数:30
春节假期过后,氯化钾市场以稳为主。目前很多钾肥厂家的生产、销售和发运还没有步入正轨,运输情况也不理想。从报价层面来看,氯化钾行情保持稳定,需求与春节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 国产钾肥,青海钾肥企业陆续进入检修期,市场供应量减少。60%晶体氯化钾到站报价2200元(吨价,下同)。据悉,盐湖集团春节期间减量生产。青海小厂家57%粉状氯化钾出厂价格不稳,大部分库存较少,且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产。 港口方面,氯化钾自提价,60%红粉2080~2150元,62%白钾2200~2250元,60%大红颗粒2200~2250元。边贸钾肥库存现货较多,贸易商正在积极寻求客户,报价为60%红粉1900~1950元,62%白粉、晶体2000~2100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地复合肥企业询价较多,但实际成交较少。因此,氯化钾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维稳是钾肥市场主旋律。 在硫酸钾方面,市场价格暂未有较大调整。国投罗布泊钾肥产运正常,报价稳定。目前代理商52%粉状硫酸钾到站报价3050元,且主供前期订单,近期实际成交数量不多。各地区经销商报价坚挺。随着成本上涨,曼海姆厂家基本延续了前期报价。节后国内市场还处于恢复之中,硫酸钾需求不是很旺,但各地曼海姆钾肥厂家开工率正在上升。辽宁曼海姆法硫酸钾报价为2800~2900元,河北2950~3000元,广东3050~3100元。 业内人士预测,近期国际价格...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1
浏览次数:46
当下很多地方的农户已经开始春耕备耕工作。但是化肥价格的一路上涨,让不少人心里不太踏实。价格的上涨也使得近日多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稳定化肥价格。化肥价格为何不断上涨?未来的价格行情到底如何? 河北农户朱献朝一直以种粮为主,他最近发现,化肥价格开始上涨,并且上涨趋势比较明显: 朱献潮:我刚刚得到不同地方的化肥价格,氮肥,就是尿素,碳酸氢氨,每吨比去年上涨400元,复合肥每吨比去年上涨200到300元,钾肥每吨比去年上涨100元左右。 据了解,从2017年10月份到现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均出现大幅上涨,三个多月的时间,有些品种涨幅已经超过20%,此次化肥涨价表现最抢眼的就要数氮肥尿素,汤菲告诉记者,尿素价格由1769元/吨上涨至2059元/吨,每吨上涨290元。一铵价格由1800元/吨上涨至2400元/吨,每吨上涨600元。 汤菲:国内化肥目前主要分为氮、磷、钾三个元素,数据监测显示国内氮、磷、钾三大元素肥2017年四季度较三季度平均上涨12.3%,同比上涨19.9%。其中,磷酸一铵涨幅最大,环比上涨28.14%,同比上涨34.74%。其次尿素紧随其后,环比上涨11.24%,同比涨幅23.77%。 汤菲表示,目前化肥价格上涨原因不同,主要是和原料紧张和国家污染控制有关: 汤菲:尿素为例,西南地区尿素受到限气,优先供应民用的影响。而磷肥方面,原料磷矿石开采率低,加之四川...
发布时间:
2018
-
01
-
24
浏览次数:52
国家发改委组织了煤企和煤头尿素企业座谈会,笔者发表了评论文章《更多化肥保供政策在路上》,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保证2018年春耕化肥供应的措施。这是继去年11月下旬以来,政府针对化肥价格快速上涨和保障春耕用肥召开的第三个专题会议。《通知》的最后指出:“及时协调解决当前和春耕期间化肥等农资市场供应中出现的重大苗头性、潜在性、倾向性问题,并向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报告”,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那么,这些措施是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政府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 首先思路正确。《通知》中提出,全力保障化肥生产是保供的基础。增加供应才是最有效的抑制价格上涨的手段,符合市场规律,避免了过度的行政干预对价格的扭曲,说明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调控市场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其次措施得力。笔者之前曾分析过,今年化肥的供应受到环保和原料的刚性约束,即使价格再高,供应量也无法增加,这是笔者之前担心春耕化肥供应短缺的根本原因。这次《通知》中明确要求:“在供暖季后期加大力度保障化肥生产用天然气、煤炭供应和价格稳定。各电网企业要全力保证化肥生产企业的用电需要。允许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化肥、煤炭生产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切实提高化肥生产供应量。”可以说,在现行条件下,政府尽了最大的努...
发布时间:
2018
-
01
-
23
浏览次数:37
近期,尿素市场经历了大涨,山东地区尿素市场价格曾达到巅峰,而巅峰之后出现了下滑之势。大约从本月第二周开始,尿素便处于弱势稳定,僵持不前。今日最新报价,山东地区尿素主流出厂报价在1900元/吨左右,上下浮动区间在20-30元左右。这较此前的巅峰时期下滑超过100元/吨。 当前,影响尿素价格走势的两极因素在拉锯。春节前,受累于需求的减少,国内尿素行情或将维持僵持偏弱运行态势;春节后,随着农需的启动,加之成本的支撑,国内尿素市场行情或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有新一轮上行的可能。 尿素企业库存增加,下游接货情绪低迷 国内尿素价格近期弱势行走。 上周大面积降雪天气阻碍尿素企业出货,使得汽运难行,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情况愈发严重。厂家库存不断增加,销售压力剧增。根据相关数据,按照统计的重点企业产能占全国76.7%计算,上周全国库存估计28.27万吨左右,环比上涨2.64万吨。 需求方面,农业生产用肥旺季尚未启动,此前在尿素价格上涨至高位之后,下游接货情绪明显减弱,同时复合肥企业阶段性备货之后停止采购,市场需求迅速下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复肥企业大量减少尿素用量,而采用硫氦和氯化铵新配方,采购尿素则更少了。 据悉,国家约谈了氮肥企业,要求其保证春耕供应,煤头企业开工不得不有所提升,国内开工从最低时的不足45%,增加至目前的49%,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即使企业有预收支撑,也难以抵挡弱势氛围...
发布时间:
2018
-
01
-
23
浏览次数:51
近日,河北省环保厅发布《关于印发2017年我省15个行业排污许可工作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消息称15个重点行业共核发许可证1106张,不予核发461张。其中包括12家农药企业、4家氮肥企业均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当前,环保新常态是农资行业人士必备的认知!去年底,环保部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初步考虑2018年对第一轮督察整改情况杀“回马枪”! 无证排污的代价有多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无证排污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根据《通报》,这461家企业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主要情况为: 企业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共96家 企业处于停产或者冬防应急停产状态,共286家; 企业属于淘汰落后产能,共33家; 其他原因不予核发17家;另有29家企业不属于15个行业。 已有16家农化企业未获发排污许可证! 未申报的企业肯定会被停产 排污许可证,是企业生产运营期排污的唯一许可。它衔接整合了环评、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环境标准等管理制度,涵盖了排污企业全部环境信息。 根据环保部的统一部署,2017年上半年要率先完成火电、造纸行业企业许可证核发工作,2017年下半年完成钢铁、水泥、焦化、有色金属、电镀、石化、农副食品加工、氮肥、农药、加工平板玻璃、印染、原料药加工、制革...
发布时间:
2018
-
01
-
15
浏览次数:42